四川交響樂團附屬小學的學生表演《戲娃》節(jié)目,舞姿靈動,傳承戲曲藝術的迷人魅力。陳朝和 攝
■本期主題:美在校園
在廣西南寧二中,我引領學生探究中國各地民歌的芬芳、體驗廣西非遺劇種“彩調”的活潑靈動,也感悟中國非遺樂器“古琴”的清微淡遠,然而,內心深處總有一個聲音在低語——這些凝聚了千年智慧與情感的藝術,其根脈應深植于更廣袤的土地。
2018年,當有機會加入南寧二中教科研聯(lián)合體的支教隊伍,將課堂延伸到廣西的上林、橫州、樂業(yè)等地時,我毫不猶豫地背起了行囊。
在上林支教的授課教室,我看到小小的教室擠滿了學生,一雙雙眼睛清澈、好奇、閃爍著毫不掩飾的期待。音樂老師說:“聽說南寧來的老師要教唱廣西民間的彩調戲,孩子們興奮得不得了,原來只安排了一個班級,現(xiàn)在三個班級都來聽課。”我唱著彩調唱腔中標志性的“哪嗬咿嗬嗨”,試圖調動起孩子們的熱情。起初,回應稀稀拉拉,帶著羞澀和遲疑。在我的鼓勵下,孩子們從緊張拘謹到躍躍欲試,再到大展身手,一步步體驗到彩調的樂趣與魅力,我也享受了一回“演唱會”般的教學。
2019年,我來到了中國茉莉之鄉(xiāng)——橫縣(現(xiàn)橫州市)支教。初到教室,孩子們的眼神是拘謹而好奇的,他們圍著我?guī)淼墓徘伲駠^一件珍寶,卻不敢輕易觸碰。我笑著招呼:“來,摸摸它,它不咬人!”終于有個膽大的男孩伸出指尖,蜻蜓點水般碰了下琴弦。琴弦發(fā)出“嗡”一聲輕響,他驚得一縮手,隨即臉上漾開一朵羞澀的笑花。孩子們一下子圍了上來,紛紛說真好聽。我說:“這件樂器是位于四藝之首的古琴,請大家坐好,我要挑戰(zhàn)一分鐘教會大家用古琴演奏《笑傲江湖》?!?/p>
這節(jié)課的主線是從古琴的形制之美,到音色之美,再到音韻之美,孩子們聽得入神。在了解古琴的相關文化后,他們認真地伸出手,在空中隨著我的動作體驗古琴的劈、托、抹、挑、勾、剔……當一名男生果真在一分鐘內彈出《笑傲江湖》的旋律時,教室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下課后,學生們紛紛圍到我身邊,圍著古琴躍躍欲試,我已經在他們心中播下了音樂的種子。
2021年冬,我來到百色市樂業(yè)縣支教,這里學校最大的困境是缺乏前沿的教學理念和對課堂設計的指導。在翻看了大量的史料后,我們與學校吳老師及其音樂組團隊一起完成了課程設計,回到南寧之后,我們也保持線上溝通,幫助潤色課件,打磨細節(jié)。
隨著每一次支教結束,我都無比清晰地感受到:我?guī)淼乃^“音樂”,無論是古琴的雅韻還是彩調的歡樂,不過是引子,而這片土地和這些孩子、教師回贈給我的,是生命最本真的熱忱、最純粹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沉甸甸的信任與愛。
美育的旅程,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雙向照亮。我愿繼續(xù)做那個提燈的行者,走進更多校園,用琴音和歌聲叩響青春的心門。
(作者系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第二中學音樂教師)
《中國教育報》2025年09月09日 第09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xhg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