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一定要保持定力,弘揚北大精神,永遠向上向善,將家國情懷融入事業(yè)中的點點滴滴,將創(chuàng)新理想付諸攻堅克難的日常。”7月2日,在北京大學2025年本科生畢業(yè)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舒德干作為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古生物專業(yè)1964級本科校友深情寄語畢業(yè)生。
從北大學子到中國科學院院士,舒德干的人生經歷激勵著無數學子投身科研、勇攀高峰。而在這位學弟學妹們的“學術偶像”心中,也有著自己的“科研榜樣”。
“我的學術偶像是達爾文?!痹诮邮苡浾卟稍L時,舒德干這樣說道。
舒德干在北京大學2025年本科生畢業(yè)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發(fā)言。北京大學供圖
“循達爾文足跡前行”
“循達爾文足跡前行”,是舒德干在北大畢業(yè)典禮上的演講題目,也是他對自己學術人生的概括總結。
1964年,舒德干進入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學習。除了本專業(yè)的地質和化石知識,學校還安排了脊椎動物學、無脊椎動物學等來自生物系的課程,而正是生物系特別開設的達爾文主義課,為舒德干的科研之路點亮了一盞明燈。課堂上,舒德干對達爾文改變人類自然觀和世界觀的科學進化論驚嘆不已,也為其在《物種起源》中留下的世紀謎題跟同學們爭論得面紅耳赤,隨著對達爾文主義的深入學習,舒德干越發(fā)堅定,日后要通過化石實證破解這些難題,發(fā)展進化論。“這算是我和達爾文的第一次‘交集’?!笔娴赂烧f。
60多年來,舒德干到劍橋大學尋覓達爾文足跡、去黨豪思拜謁達爾文故居、著手翻譯《物種起源》,親歷達爾文進化論思想源頭加拉帕戈斯群島……在與達爾文的一次次“交集”中,他深刻體會到,在進化古生物學領域,要想有所成就,有一條捷徑,“就是看著燈塔指引的方向走?!?/span>
達爾文精神就是這座燈塔。
“達爾文科學精神的靈魂是大膽質疑,挑戰(zhàn)傳統(tǒng),求新求實。”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激勵下,舒德干剛結束德國洪堡博士后工作,便立即回國,一頭扎入全球最好的化石寶庫澄江動物群里折騰,一干就是35年。
上世紀末期,舒德干在澄江動物群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在《自然》雜志上連續(xù)發(fā)表4篇論文,尤其是1999年發(fā)現的“天下第一魚”,被學界公認為人類在脊椎動物大家庭里的“鼻祖”,在國際上引起強烈反響。此外,舒德干主導研究的澄江動物群,還揭示了5.4億年前寒武紀大爆發(fā)的細節(jié)?!叭皇胶浼o大爆發(fā)”新假說構建起一個完整的“動物樹”早期框架,實證性地解答了達爾文未能解釋的“物種起源”之謎。
從學習達爾文主義課程到破解達爾文留下的古生物學謎題,是舒德干循達爾文足跡在科研之路上的矢志求索,更是從“認識”達爾文到“回答”達爾文的敢闖敢干?!斑_爾文敢于挑戰(zhàn)世界前沿難題,他非?!蚁搿?,他的科學質疑精神對我們是一種莫大的激勵?!笔娴赂烧f。
《物種起源》,[英]達爾文著,舒德干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24年11月出版
“推動進化論不斷進化發(fā)展”
“科學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東西,對我們大多數具有‘平常能力’的人來說,只要真正熱愛科學,‘熱愛得猶如熱戀中的情人一般’,并能勇于實踐,勤于觀察稍縱即逝的細節(jié)和思考現象背后的玄機,是很有希望在科學上做出不平凡貢獻的?!笔娴赂稍诒本┐髮W出版社出版的《物種起源》導論中這樣寫到。這也是舒德干在這本由他領銜翻譯的全新譯本中想要傳達給當代年輕科研工作者的思考。
從1999年起,舒德干便開始著手《物種起源》的翻譯工作,后經過多次修改、增刪、審校,才將如今全新的譯本呈現在讀者面前。譯本除了在語言文字上更加現代化外,舒德干還精心撰寫了長篇《導讀》,以幫助當代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達爾文進化論的精髓。
“《物種起源》是人類思想寶庫中的偉大遺產,是經典中的經典,具有永恒的價值?,F在和今后仍然是指引人們前進的燈塔。”在舒德干看來,《物種起源》是進化論的核心哲學武器,特別是其兩個核心思想值得繼承和光大。“自然選擇原理不僅是生物進化的主要動力,而且還廣泛適用于物理,化學和地球科學,甚至對社會人文科學也有重要參考價值。”一說起進化論,舒德干便滔滔不絕地打開了話匣子,“二是達爾文創(chuàng)立的‘生命譜系樹’思想現在被分子生物學證實,并廣泛應用于現代生命科學的各個分支。”
舒德干認為,《物種起源》基本原理將繼續(xù)指導當代生物學和古生物學深入發(fā)展。其中提供的科學方法論也是今天人們觀察生命奧秘,研究自然現象的典范。
全新譯本還收錄了舒德干所撰寫的《生物進化論的“進化”》一文,詳細介紹了當代生物進化論的三大理論來源及其發(fā)展,以及傳統(tǒng)進化論面臨的挑戰(zhàn)和機遇。舒德干希望能在進化論的新進展中,帶領讀者一起追尋達爾文之路?!?/span>達爾文進化論受當時科學水平的限制,也留下一些重要難題,激發(fā)青少年的好奇心,希望能夠啟發(fā)后來者繼續(xù)深入探索,推動進化論不斷進化發(fā)展。”
“鼓勵青少年,質疑舒德干”
沿著達爾文足跡前行的科普之路上,除了翻譯著作,舒德干還在B站上當起了“UP主”?!?/span>我們做基礎科學研究的,很難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但可以創(chuàng)造知識和精神財富。而且有責任將全人類創(chuàng)造的知識財富還給大眾,其中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做好科普。”近些年來,舒德干坦言自己的確花了不少精力和時間在科普工作上,也享受到了其中的快樂。
在舒德干看來,古生物學與人文歷史科學一樣不可或缺。“古生物學也是一門歷史科學,是關于地球生命40億年演化的歷史,其中包括我們人類至少5億多年的起源進化史。”舒德干說,“認識地球生物多樣性的演變歷史,生態(tài)環(huán)境發(fā)展歷史,對我們今天理解和應對各種自然災變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舒德干希望能通過科普,培養(yǎng)青少年正確的世界觀和“學會質疑”的科學精神。每期科普視頻結尾,舒德干都有一句口頭禪:“請大家批評指正?!痹谑娴赂蛇@里,“批評指正”并不是官方客套,而正是他所希望發(fā)生的學術交流。當談到對當代青少年的期望時,舒德干更是直言,“我要鼓勵青少年,質疑舒德干?!痹谒男哪恐?,“敢于質疑”不僅是達爾文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所有科學研究發(fā)現的動力和源泉。
在每一次的課堂和講座上,舒德干都會盡量留出15分鐘時間,鼓勵學生們提問交流。為了提高大家的積極性,他還會為提問的學生準備卡片、紀念冊等獎品。在舒德干看來,知識的積累和想象力的突破,是在一次次提問和質疑中產生的。
“靈感來自積累。”舒德干說,“靈感是科學想象力,是知識積累的結果,包括書本間接知識和我們從化石發(fā)現中得來的認知。”常年與化石打交道,舒德干自然深諳“積累”的重要性?!?/span>沒有足夠的知識積累作為基礎,科學想象力也很難付諸實施。”而在AI時代,這種“積累”就顯得更為重要?!?/span>如果沒有大量的直接知識和間接知識的積累,AI技術分析就只是空中樓閣。”
在達爾文進化論中,自然選擇也是一種“積累”,只是這個“積累”常常是極其緩慢的過程,很難有幸在短促的人生中直接觀察到。值得慶幸的是,與自然選擇不同,科學探索和知識的積累縱然也需要漫長的過程,但只要保持熱情、孜孜不倦,結出的累累碩果總有一天能夠被看見。
“在古生物學領域,尤其是在進化古生物學領域,仰望星空,以達爾文這個燈塔來定向,腳踏實地,將野外探索和室內研究結合起來,從點滴小事做起,是有希望成功的。”舒德干說道。(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彭詩韻)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xhg3.com All Rights Reserved.